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国际贸易蓬勃发展,进口动物及其产品数量急剧增加。然而,这也给国门生物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外来疫病一旦传入,不仅会对国内畜牧业造成毁灭性打击,还可能引发公共卫生事件,威胁人类健康。检验检疫机构作为守护国门生物安全的道防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动物疫病检测仪作为现代科技的重要成果,为检验检疫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成为防止外来疫病传入的关键利器。

动物疫病检测仪ST-DWYBB主图2_01.jpg

一、动物疫病检测仪的工作原理与技术优势

(一)工作原理

动物疫病检测仪主要运用了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先进技术。分子生物学方面,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是。它通过特定的引物和DNA聚合酶,在体外对动物体内病原体的核酸片段进行特异性扩增。例如,针对非洲猪瘟病毒,PCR技术能在短时间内将微量的病毒核酸扩增到可检测水平,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免疫学技术则基于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就是常用方法之一。利用酶标记的抗体与样本中的抗原结合,通过酶催化底物显色来判断抗原的存在与否,对于检测动物体内的抗体或抗原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准确性。

(二)技术优势

  1. 高效性:动物疫病检测仪采用自动化、智能化的检测流程,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样本的检测。相比传统检测方法,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适应了检验检疫工作高强度、大规模的需求。

  2. 准确性:先进的检测技术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PCR技术的高灵敏度和特异性,使检测仪能够准确识别出微量的病原体,避免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的出现,为检验检疫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3. 便捷性:操作简便,经过简单培训的工作人员即可上手操作。部分检测仪还具备便携式设计,方便在口岸、养殖场等不同场所进行现场检测,提高了检测的灵活性和及时性。

二、动物疫病检测仪在检验检疫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一)进口动物疫病检测

对于进口活体动物,检验检疫机构在动物抵达口岸后,会立即采集血液、组织等样本,利用动物疫病检测仪进行全面检测。例如,对进口种猪进行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等多种疫病的检测,确保动物健康状况符合我国相关标准。通过快速准确的检测,能够及时发现携带病原体的动物,并采取隔离、治疗或销毁等措施,防止疫病传入国内。

(二)进口动物产品检测

动物源性食品如肉类、奶制品、蛋类等,以及动物皮毛、兽药等动物产品也是检验检疫的重点对象。动物疫病检测仪可以对这些产品中的病原体、兽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进行检测。例如,检测进口牛肉中的牛布鲁氏杆菌病病原体,以及进口奶粉中的抗生素残留。通过对动物产品的严格检测,保障了国内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和健康。

(三)疫情监测与预警

检验检疫机构利用动物疫病检测仪对进口动物及其产品进行定期监测,收集大量的检测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疫情动态和潜在风险,为制定和调整检验检疫政策提供依据。例如,当发现某种疫病在进口动物中的检出率上升时,可以及时加强相关检测措施,提高警惕,防止疫情扩散。

三、结论

检验检疫机构借助动物疫病检测仪对进口动物及其产品进行严格的疫病检测,是防止外来疫病传入国内的重要举措。动物疫病检测仪以其高效、准确、便捷的技术优势,在检验检疫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检验检疫机构应充分发挥动物疫病检测仪的作用,筑牢国门生物安全防线,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国家的生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