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分类依据与方法

  1.1 基于滴定剂的分类

  氧化剂滴定法:以KMnO?、K?Cr?O?、I?等为滴定剂,直接测定还原性物质(如Fe2?、H?O?)。

  还原剂滴定法:以Na?S?O?、亚铁盐等为滴定剂,测定氧化性物质(如Cu2?、Cr?O?2?)。

  1.2 基于反应介质的分类

  酸性介质法:高锰酸钾法在硫酸介质中测定草酸,反应式为:

  2MnO?? + 6H? + 5H?C?O? → 10CO?↑ + 2Mn2? + 8H?O。

  碱性介质法:KMnO?在强碱中还原为MnO?2?,适用于甲醇等有机物测定。

  2. 指示剂体系与技术要点

  2.1 氧化还原指示剂

  自身指示剂:KMnO?溶液呈紫红色,滴定还原剂至终点时,过量一滴使溶液显浅红色。

  专用指示剂:淀粉与I?生成深蓝色络合物,碘量法中用于指示终点。

  外指示剂:如邻二氮菲-Fe2?指示剂,用于重铬酸钾法滴定铁矿石。

  2.2 实验操作规范

  滴定管选择:酸性KMnO?溶液需使用酸式滴定管,避免橡胶部分被氧化。

  温度控制:高锰酸钾法滴定草酸时,溶液需预热至75-85℃,以加快反应速率。

  避光与密封:碘量法中,I?易挥发且I?易被氧化,需在碘量瓶中快滴慢摇,并加入过量KI。

全自动电位滴定仪-ST-DW10主图1_01.jpg

  3. 典型分析

  3.1 一:软锰矿中MnO?含量的测定

  原理:过量草酸钠与MnO?在硫酸介质中反应,生成Mn2?,再用KMnO?返滴定剩余草酸钠。

  关键步骤:

  (1)草酸钠需煮沸分解完全,确保MnO?定量转化;

  (2)返滴定时,KMnO?溶液需逐滴加入,避免过量。

  3.2 二:工业废水中COD的测定

  方法选择:重铬酸钾法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高锰酸钾法适用于地表水。

  操作要点:

  (1)加入硫酸银作为催化剂,加速有机物氧化;

  (2)回流加热2小时,确保反应完全;

  (3)以邻二氮菲-Fe2?为指示剂,用Fe2?标准溶液返滴定剩余重铬酸钾。

  4. 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4.1 副反应干扰

  问题:Cl?在酸性条件下被KMnO?氧化,导致结果偏高。

  对策:采用硝酸介质或加入HgCl?掩蔽Cl?。

  4.2 终点判断误差

  问题:碘量法中淀粉加入过早,导致吸附碘单质形成包合物,终点延迟。

  对策:近终点时(溶液呈土黄色)加入淀粉,避免过早吸附。

  5. 结论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分类体系与实验技术需根据被测物质性质、反应介质及干扰因素综合设计。通过优化指示剂体系、控制反应条件及规范操作流程,可显著提升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未来研究应聚焦于自动化滴定设备的开发,进一步降低人为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