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内核:多模态检测与精准识别

  病原微生物筛查

  免疫层析与PCR技术:针对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57:H7等高风险菌种,检测灵敏度达1 CFU/g(菌落形成单位/克),较传统方法缩短90%检测时间,准确率提升至99.2%。

  病毒与寄生虫检测:通过抗原抗体反应或核酸扩增技术,识别非洲猪瘟病毒、旋毛虫等疫病因子,为跨境贸易检疫提供技术支撑。

病害肉检测仪ST-BH12T主图_01.jpg

  化学残留与非法添加物识别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定量分析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等β-受体激动剂,以及磺胺类、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检测限低至0.1 ppb(十亿分之一)。

  光谱分析技术:拉曼光谱穿透深色肉基质,识别工业染料、防腐剂(如甲醛)等非法添加物,避免“僵尸肉”流入市场。

  新鲜度与品质评估

  挥发性盐基氮(TVB-N)电化学传感:量化肉类蛋白质分解产物,将新鲜度分为鲜肉(≤15 mg/100g)、二级鲜肉(15-25 mg/100g)、变质肉(>25 mg/100g),误差率<5%。

  pH值与组胺双参数电极:实时监测肉类酸碱度与组胺含量,预警组胺中毒风险(如鲭鱼毒素超标)。

  二、硬件性能:便携化、智能化与高集成

  光学与传感器系统

  双波长冷光源:405nm、520nm波长光源,光路切换装置支持64波长检测,适应复杂基质分析。

  集成光电传感器:搭配微处理器,实现多通道并行检测,每个通道独立工作,互不干扰。

  智能操作系统与数据管理

  安卓智能系统:提供中文操作界面,支持开机自检、调零、重复性自动检测,内置监管平台,数据可实时上传至食品安全监管系统。

  大容量存储与多接口设计:支持20万条数据存储,配备USB2.0、WiFi、蓝牙接口,实现数据快速传输与共享。

  便携化与适应性

  手提箱式结构:重量≤3.6kg,内置6Ah锂电池,支持户外流动测试。

  极端环境适配:研发自供电检测舱,在-30℃冷库或50℃高温车间中,通过太阳能板与储能电池实现持续供电,传感器性能零衰减。

  三、应用场景:全链条覆盖与风险管控

  生产端:原料验收与过程监控

  原料筛查:在屠宰场对动物进行“健康画像”,检测肌肉中抗生素残留与激素水平,避免药物残留超标肉类进入流通环节。

  工艺控制:在发酵、腌制等工艺中,实时监测亚硝酸盐、硝酸盐含量,确保其在安全范围内(如GB 2760-2024标准中熟肉制品限值≤30 mg/kg)。

  流通端:市场监管与跨境检疫

  农贸市场快检:监管人员使用手持式检测仪,在10分钟内完成猪肉、牛肉、禽肉等样品的微生物、药物残留、新鲜度检测,数据实时上传至“智慧食安”平台。

  跨境贸易检疫:在口岸配备高检测仪,对进口肉类进行“批批检”,重点筛查疯牛病朊病毒、口蹄疫病毒等疫病因子,拦截不合格产品。

  消费端:终端质量追溯与品牌溢价

  数据标签化:检测仪生成的微生物、药物残留、新鲜度等数据,成为高端肉制品的“质量标签”。某有机牛肉品牌通过展示抗生素零检出、TVB-N<10 mg/100g等数据,使产品售价提升40%,复购率增加25%。

  消费者教育:通过扫描产品二维码,消费者可获取全链条检测数据,增强对品牌的信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