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毒素作为一类强致癌性真菌毒素,广泛污染玉米、花生、小麦等粮油作物及其制品,其稳定性极强,需280℃高温才能分解,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在此背景下,黄曲霉毒素检测仪凭借其高灵敏度、快速检测与智能化特性,成为保障食品供应链安全的工具。

黄曲霉毒素检测仪ST-HQMG主图_01.jpg

技术原理:多维度精准锁定毒素

检测仪主要基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时间分辨荧光定量法(TRF)两大技术。ELISA技术通过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反应,利用酶催化显色反应的吸光度与毒素含量成反比的原理,实现毒素的定量检测,检测限可达0.1ng/mL。而TRF技术则通过荧光微球标记抗体,结合时间分辨功能消除背景荧光干扰,灵敏度提升至ppt级(万亿分之一),并可同时检测B1、B2、G1、G2等多种毒素亚型。

应用场景:全产业链覆盖

检测仪已渗透至食品、饲料、中药材、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形成覆盖“田间到餐桌”的防控网络。在粮食收储环节,某省级粮库应用检测仪后,入库检测时间从4小时缩短至15分钟,超标拦截率提升至99.8%,年减少经济损失超千万元;在食品加工领域,五得利、益海嘉里等企业利用检测仪对原料和成品进行严格筛查,产品合格率显著提升;在中药材市场,茯苓、党参等易霉变药材的毒素检测需求激增,检测仪可实现多组分同步分析,保障产品安全性。